2014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版考试大纲考点:会计法律

发表于 : 2014-11-06 分类 : 会计实务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三节 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以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的设置依据(名称):会计科目
  账户具有一定格式与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
吉林会计基础第二章第三节
  【例题·判断题】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例题·判断题】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账户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一)基本结构
  实际账页: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和内容;
  3.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反映增加和减少的金额及其余额。
吉林会计基础
  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可以简化为丁字账户(或T型账户)表示。
  账户所记载的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数量上的变动,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因为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账户也相应的划分为两个部分,以便分别登记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和减少额,即账户通常分为左右两方,一方记增加,另一方记减少。具体哪一方记增加,哪一方记减少,则取决于经济业务的内容和账户的性质。

#p#副标题#e#
  (二)账户的4个金额要素
  1.要素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2.等式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补充】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账户与会计科目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概念。
  (一)联系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1.依据与具体运用: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2.谁决定谁: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3.分类: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内容一致。
  (二)区别
  账户有自己的格式或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
  (三)实际工作中的区别
  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不加严格区分地相互通用。
  【例题·多选题】账户中各项金额的关系可用(  )表示。
  A.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D.本期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正确答案】ABD
  【例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期初余额
  B.余额一般与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C.账户的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
  D.如果一个账户的左方记增加额,右方就记减少额
  【正确答案】BD
  【例题·判断题】会计科目不能记录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
  【正确答案】√
#p#副标题#e#
  第三节 账户
  【本章内容回顾】
吉林会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