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将纳税人依法应纳的税款以及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款通过不同的方式征收入库的活动。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职能的最关键环节,在整个税收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 )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职能的最关键环节。
A.税务管理 B.税务登记 C.税款征收 D.发票管理
[答案]C
一、税款征收原则*(了解大标题即可)
1、 税务机关是征税的唯一行政主体。
2、税务机关只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能任意征收。
3、应依法征收,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摊派税款。
4、税务机关征收税款必须遵守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
5、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或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时,必须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或开付扣押、查封的收据或清单。
6、税款、滞纳金、罚款统一由税务机关上缴国库。
7、税款优先
(1)税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并非所有无担保债权);
(2)纳税人发生欠税在先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执行;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次日即是纳税人欠缴税款的发生时间。
(3)税收优先于税务或其他行政机关做出的罚款、没收非法所得。
二、税款征收方式(注意区分定义及适用范围)
1、查账征收
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则多退少补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掌握税收法律法规,账簿、凭证、财务会计制度较为健全,能够如实反映生产经营成果,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如,上市公司。
【例题·单选题】对会计制度健全,会计核算准确真实,纳税意识较强,并设有专门办税人员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当采取的税款征收方式为(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答案]A
2、查定征收
是指由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的从业人员、生产设备、耗用原材料等情况,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实核定产量和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会计账册不健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较低、产品零星、税源分散的纳税人。
3、查验征收
是由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人的应税产品进行查验后征税,并贴上完税证、查验证或盖查验戳,从而据以征税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一般用于对某些零星、分散的高税率工业产品,通过查验数量,按市场一般销售价格计算其销售收入并据以征税的一种方法。
4、定期定额征收(“双定”征收)
是指税务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及收益额,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包括增值税额、消费税额、营业税额、所得税额等)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县级以上(含县级)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设置账簿或暂缓建账的小型纳税人。如个体工商户。
5、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项中直接扣除税款的方式。
有利于对零星分散的税源实行控管。
6、代收代缴(受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时,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是指负有收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方式。即由与纳税人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
7、委托代征(车船税)
是指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8、其他方式,如邮寄申报纳税、自计自填自缴、自报核缴方式等。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人的应税产品进行查验,贴上完税证,并据以征税的一种征税方式称为( )。
A.查询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委托收款
[答案]C
【例题·单选题】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适用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
A.查账征收
B.查验征收
C.查定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答案]A
【例题·判断题】查验征收是指由纳税人依据账簿记载,先自行计算缴纳,事后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如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则多退少补的征收方式。( )
[答案]错
【例题·单选题】负有收缴税款的法定义务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收取的方式是( )。
A.代扣代缴
B.代收代缴
C.委托代征
D.定期定额征收
[答案]B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税款征收方式的有( )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答案]ABCD
#p#副标题#e#
#p#副标题#e#
三、核定应纳税额
(一)核定应纳税额的情形——无法依据账簿资料确定应纳税额
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包括单位纳税人和个人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账簿但未设置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7.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经营的纳税人。
(1)对于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2)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
1)扣押后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
2)扣押后仍不缴纳应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的商品、货物,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例题·单选题】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有
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A.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但有正当理由的
C.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申报的
D.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答案]D
【例题·判断题】对于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 )
[答案]对
(二)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2.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核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核定。
采用其中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的方法主要有( )。
A.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收入额和利润率核定
B.按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C.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D.可以同时采用以上方法核定
[答案]ABCD
(三)应用
1、目前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以企业所得税为例说明)
2、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方式包括两种:定额征收、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1)定额征收,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的办法。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指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预先核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率,由纳税人根据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等项目的实际发生额,按预先核定的应税所得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办法。
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其中,应税所得率应按规定的标准执行。
【例题·多选题】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计算应纳所得税额的相关计算公式为( )。
A.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C.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 (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D.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答案]ABD
【例题·多选题】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办法的,下列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有( )。
A.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C.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适用税率
D.应纳税所得额=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答案]AB
四、税款征收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和义务*(未考过,了解)
(一)税款征收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
1、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税收法律、法规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免费咨询)。
2、有权要求保密。
3、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4、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3个月)。
5、可以书面申请减免税。
6、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立即退还;3年内发现的,还可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7、有权申请代扣、代收手续费。
8、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二)税款征收中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义务
1、如实提供信息,按规定期限缴纳或解缴税款。
2、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3、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须缴纳或解缴税款及滞纳金,然后再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4、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