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会计基础讲义:第十章第一节

发表于 : 2014-12-10 分类 : 会计实务
  第十章 会计报表
  第一节 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一、会计报表的作用
  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经过日常的会计核算,已在账簿中序时、连续、系统地作了归集和记录。但这些核算资料是分散地反映在各个账户之中,不能集中地、总括地、一目了然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全貌,为了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须将日常核算资料按照科学的方法和一定的指标定期进行系统的整理,以特定的表式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整个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状况。
  会计报表是通过整理、汇总日常会计核算资料而定期编制的,用来集中、总括地反映企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以及某一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报告。编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又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指标,比其他会计资料提供的信息更为综合、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经济活动的情况和结果。因此会计报表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及其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以及财税、银行、审计等部门来说,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料。会计报表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帮助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分析检查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考核企业资金、成本、利润等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分析评价经营管理中的成绩和缺点,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运用会计报表的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分析,为编制下期计划提供依据。同时,通过会计报表,把会计经营情况和结果向职工交底,以便进行监督,进一步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从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促进企业增产节约措施的落实。
  2.单位主管部门,利用会计报表,考核所属单位的业绩以及各项经济政策贯彻执行情况,并通过各单位同类指标的对比分析,可及时总结成绩,推广先进经验;对所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克服薄弱环节;同时,通过报表逐级汇总所提供的资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执行情况,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3.财政、税务、银行和审计部门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了解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是否合理、检查企业税收、利润计划的完成与解缴情况以及有无违反税法和财经纪律的现象,更好地发挥财政、税收的监督职能;银行部门可以考查企业流动资金的利用情况,分析企业银行借款的物资保证程度,研究企业流动资金的正常需要量,了解银行借款的归还以及信贷纪律的执行情况,充分发挥银行经济监督和经济杠杆作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及财经政策、法令和纪律执行情况,从而为进行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提供必要的资料。
  4.企业的投资、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群体需利用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作为投资、贷款和交易的决策依据。行政、事业等单位的会计报表,可以总括反映预算资金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的结果,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并为编制下期预算提供必要的资料。
  二、会计报表的种类
  不同性质的经济单位由于会计核算的内容不一样,经济管理的要求及其所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就企业而言,其所编制的会计报表也可按不同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按照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按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四种类型:
  1.反映一定日期企业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
  2.反映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如利润表。
  3.反映一定时期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如现金流量表。
  以上四类报表可以划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前者为资产负债表,后者为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
  (二)按照会计报表报送对象分类
  财务报表按其服务的对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这些报表可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但更偏向于现在和潜在投资者、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债权人、顾客、政府机构、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这类报表一般有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另一类是对内报送的财务报表。这类报表是根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编制的,主要用于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定价决策、投资或筹资方案的选择等,这类报表无规定的格式、种类。
  (三)按照会计报表编报的编制分类
  按会计报表编报的编制不同,可将其分为个别会计报表和合并会计报表两类。这种划分是在企业对外单位进行投资的情况下,由于特殊的财务关系所形成的。   个别会计报表指只反映对外投资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包括对外和对内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是指一个企业在能够控制另一个企业的情况下,将被控制企业与本企业视为一个整体,将其有关经济指标与本企业的数字合并而编制的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所反映的是企业与被控制企业共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合并会计报表一般只编制对外会计报表。
  (四)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分类
  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定期会计报表和不定期会计报表,其中定期会计报表又可分为年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和月份会计报表三类。年报是年终编制的报表,它是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报表。季报是每一季度末编制的报表,种类比年报少一些。月报是月终编制的财务报表,只包括一些主要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哪些报表为年度会计报表,哪些报表为季度会计报表,哪些报表为月份会计报表,都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办理。月度会计报表,季度会计报表称为中期报告,企业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一般是按年、季、月编制会计报表,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则需编制不定期会计报表,例如在企业宣布破产时应编制和报送破产清算会计报表。
  (五)按照会计报表编制单位分类
  按照会计报表编制单位不同,可将其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两类。
  单位会计报表是指由独立核算的会计主体编制的,用以反映某一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成果和费用支出及成本完成情况的报表。汇总会计报表是指由上级主管部门将其所属各基层经济单位的会计报表,与其本身的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用以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为了帮助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使会计报表在经济管理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企业应在编制、报送年度会计报表的同时,撰写并报送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状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是:
  (1)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生产情况;
  (2)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盈亏情况及利润的分配情况;
  (3)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资金周转及其增减变动情况;
  (4)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资本结构及其情况;
  (5)企业在报告期内的主要税、费的计算及缴纳情况;
  (6)企业在报告期内的财产盈亏及报损情况;
  (7)企业在报告期内会计核算方法的变更情况;
  (8)其他有必要说明的情况。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报表的作用,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内容和编制方法,都应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企业应严格地按照统一规定填制和上报,才能保证会计报表口径一致,便于各有关部门利用会计报表,了解、考核和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
  为确保会计报表质量,编制会计报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数字真实
  根据客观性原则,企业会计报表所填列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以估计数字填列会计报表,更不得弄虚作假、篡改伪造数字。为了确保会计报表的数字真实准确,应做到如下几点:
  1.报告期内所有的经济业务必须全部登记入账,应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不得用估计数字编制会计报表,不得弄虚作假,不得篡改数字。   2.在编制会计报表之前,应认真核对账簿记录,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发现有不符之处,应先查明原因,加以更正,再据以编制会计报表。   3.企业应定期进行财产清查,对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进行盘点、核实,在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4.在编制会计报表时,要核对会计报表之间的数字,有勾稽关系的数字应要认真核对;本期会计报表与上期会计报表之间的数字应相对衔接一致、本年度会计报表与上年度会计报表之间相关指标数字应衔接一致。
  (二)内容完整
  会计报表中各项指标和数据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必须按规定填列齐全、完整。不论主表、附表或补充资料,都不能漏填、漏报。各会计报表之间,项目之间凡有对应关系的项目的数据,应该相互一致,做到表表相符。
  (三)计算正确
  会计报表上的各项指标,都必须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口径填列,不得任意删减或增加,凡需经计算填列的指标,应按以上两个制度所规定的公式计算填列。  (四)编报及时   企业应按规定的时间编报会计报表,及时逐级汇总,以便报表的使用者及时、有效地利用会计报表资料。为此,企业应科学地组织好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选择适合本企业具体情况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认真做好记账、算账、对账和按期结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