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35岁后不要考注会了?

发表于:2018-11-08 16:37:04来源:数豆子
  为什么说35岁后不要考注会了?现在网上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很多人不明白是为什么,其实这只是一种吐槽。人到了35岁,首先年龄大了,没有以前的斗志了,学习能力也有所退步,到了35岁,很多朋友都会安于现状,不想再去拼搏,因此学习注册会计师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人到了35岁再去学习注册会计师,多半都是半途而废。
  其实,小编觉得考注会不管你是多少岁,只要你有这个目标,有强烈的需求,都是可以考的。时代发展快,年轻人成长更快,35岁需居安思危,现在的时代发展的很快,年轻人更是成长的很快,35岁处在一个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不老的一个尴尬位置。年轻人拿到证书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一定是稳步增长,而处在35岁这样一个年龄段,不想着提高自己的硬性条件,只是靠吃老本的话,显然是非常的吃亏的,因此考注会证书一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35岁已经具备一定的人脉,有一定的经验,如果再有一张含金量非常高的证书,相信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证书代表不了成功,但是有证意味着可以争取到更多更好的位置。
  当一个晋升的机会来了的时候,不至于因为没有证书而白白的错过,对于35岁来说,晋升代表了太多的东西了。
  35岁后不要考注会了,难道没有价值吗?
  1、 注册会计师分为执业和非执业,而二者从事的工作不大相同,薪资水平和就业前景也是很不一样的,因此35岁的注册会计师,收入水平普遍很高,但收入差距也会比较大。
  2、一般的家庭要负担日常开销、孩子的支出、请阿姨的支出等一些列的支出,压力还是很大的,至少不能说会存有太多钱,但是生活还是可以不错的。
  3、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大好的,职位和薪资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有些优秀的注册会计师会一年连升两级,比别人更快迈入年薪30万的行列。

  再给大家分享一个35岁考注会的例子
  刚刚去税务师协会取来税务师证书,经过近20年的学习,由会计行业的外行到目前取得会计证、统计证、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6个专业证书;同时取得大专及大本学历。54岁了,回想多年的考试生涯,感慨万千。
  我是国有企业的员工, 1999年(35岁)那年,通过本企业的竞聘从营业员调到三产干出纳,那是初次接触财会,我报名参加了会计证的考试培训,那时都是面授课,下班没时间吃饭匆忙去上课,2000年高分通过考试,顺利拿下会计证,对会计有了一点兴趣,也从此走上了一条考试不归路。之后的几年重复着白天上班,晚上到不同的面授班听课,2001年取得会计初级、2003年取得会计师;2004年萌生试试考注册会计师的打算,当时已经40岁且调到机关做会计工作,工作相对繁忙,我试着报一科《经济法》,结果低分通过,我觉得冥冥中,有一个召唤、有一种力量:你能行!我报名参加了正保会计网校的学习,跟着老师节奏,可以反复听课件、做题、有疑问随时问老师(点击进入网校答疑版);接下来的几年因为工作忙、照顾家庭,前4年考过4科,最后1年剩下最难考的《审计》,不通过这科转年就有作废的科目,而且面临改革。
  2008年不平凡的一年,最后1年最后1科压力非常大,全力以赴,有点要拼命的感觉,拿下注册会计师证书时我已经45岁;家人也无数次劝导我再也不考试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放松。这期间我又一次竞聘到单位的内审部门,我要亲自感受审计流程、让我的知识学以致用;期间担任过正保会计网校《审计》学科的答疑教师,撰写的论文《浅谈运用增值型审计理念指导存货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本系统审计论文大赛得了二等奖并转载到《中国审计报》及《内部审计》杂志,这些与多年的学习息息相关。
  这样过了几年,回想起曾经备考的日子,似乎不那么觉得枯燥无味了,以前的日子这么充实、饱满,2010年再一次想备考注册税务师,当时想:“考考看吧,考不过我还有注册会计师……”也许就是这样的想法,2011年和2012年都是报名考试,没有学习,自然没有通过。我意识到精神一旦懈怠很难再激发出学习热情,接下来几年总是在考不考、学不学中徘徊,怎么也调动不了积极性。学习需要氛围(点击参与“注会百天拼搏季”,与各位考生一起来打卡),这也是我选择听网课的原因之一。我再次报名正保会计网校的学习,就这样,经历了税务师改革,3年延期到5年,到了2017年又是像当年考注会一样,最后1年最后1科《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考试那天心情格外的平静,我知道,证书对于我来讲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多年的学习中提高了自己、丰富了自己、锻炼了自己!中年的我,能像学生一样备考,和年轻人一起拼搏,是我人生的财富!2018年1月2日查询成绩,104分通过!终于等到你!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说35岁后不要考注会了的全部内容,人到中年,能像学生一样备考,和年轻人一起拼搏,就是人生的财富。学习使人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