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华大学官微公布的最新修订版《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规定》坚决破除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以及专业学位硕士生日渐成为学校硕士生培养的主体,新发布的《规定》进一步突出硕士生分类培养的理念,均衡体现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要求。
在培养目标上,要求硕士生“在本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学术学位硕士生具有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生具有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硕士生培养方案“应当根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要求并结合实际制定”,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方案还应当参照相应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制定”。在课程(环节)设置上,要求“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职业伦理课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必修专业实践或学术活动”等。
《规定》还增加了“学风严谨,追求卓越,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等要求,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和传承学校重视学风和体育的优良传统,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同时,《规定》及时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20年12月发布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求,调整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设置。
此外,清华大学明确,新的《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
有相关学者表示,这是破除"唯论文"学术现状的巨大进步和实践。然而对于理应是该规定最大受益者的学生来说,却依旧存在其他方面的担忧:
①不发论文,老师们平时在学术方面的指导更加难以保证。
②由于缺乏撰写期刊论文的经验,学位论文被毙掉的可能性会大幅度上升,进而影响毕业。
③没有发论文的要求,学生们可能被老师安排做更多的横向项目,对科研的投入将大打折扣。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目前的科研体系中,研究生们依旧是科研的主力军,但同时也是最大的弱势方。因此,对于我国科研体系的改革,不仅要破除“唯论文”、“唯项目”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也需更多地考虑研究生们的实际情况与困境,从细节处斟酌,解决他们的顾虑,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科研体系更加完备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