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会计培训班哪个好

发表于:2022-02-27 22:22:38 分类:会计实操培训

广州会计培训班哪个好,正保的口碑很好,网校的实力很强。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会计实操知识。

某公司隐匿收入偷税案(一)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案件来源

20**年*月*日**地税局稽查局接到一个“举报电话”,举报人举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年度隐瞒收入涉嫌偷税。“举报电话”内容很笼统,没有直接线索,但举报人口气很坚决,称税务机关如不立案查处,将层层举报至省局稽查局。兵贵神速,稽查局随即安排检查组对*公司**年度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公司位于**工业园内,为江苏省**生产公司在我市的分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复合肥生产、销售业务,法定代表人:张某,企业所得税由地税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公司**年账面反映取得肥料销售收入3766万元,由于会计笔误少计收入30万元,实际账面收入3796万元、主营业务成本万元,利润总额-20.49万元。汇算清缴申报表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8.23元。

二、检查过程和检查方法

(一)检查预案

检查组查前调阅了**公司**年全年纳税申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及其他有关税收申报资料,同时结合征管部门对其实际情况的了解,排查出以下疑点:一是A公司税负偏低。生物复合肥企业成长性强,面向农村、市场广阔,且A公司是江苏省**肥料生产公司的分公司,使用统一的品牌和包装,有一定的品牌优势,产品覆盖面广。分公司成立3年多时间,资产规模逐年扩大,但**年综合税负率却在2%左右。二是从征管分局了解到的信息得知:A公司产品销售对象主要是**经济区各县市乡镇个体批发商。检查组判断,因为农村个体批发商很大一部分对象不需要发票,应该有未开具发票的销售收入存在,**公司客观上存在偷税条件。

于是,检查组初步判定举报人举报情况可能属实,决定对**公司突击检查,准备四措并举,实现突破:一是针对近几年生物肥料销售行情良好,企业几乎没有库存,其生产量大致就是其销售量的情况,将其生产量列为检查重点。二是重点复核成本核算情况,同时盘点其主要产成品和存货,看是否账实相符。三是检查其销售合同,弄清销售渠道情况;四是检查其银行账户,并把它作为最后的“撒手锏”来运用的。

(二)具体检查方法

1、初试牛刀,突击检查无获而归

6月5日,检查人员在企业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当场下达检查通知书,突击实地检查。与企业简单的座谈后,检查人员随即按预案开展检查。

首先,检查其生产量。检查人员提出去生产调度室和过磅室实地检查,该企业总账会计吕某表示企业无生产调度室和过磅室,但有生产记录,随后吕某拿出了一叠整整齐齐的由其和车间主任签名的生产记录;但看似顺利的背后隐藏的是无获而归,当检查人员抽取1个月的生产记录与企业账面对应月份入库产成品数量核对后,发现企业的生产资料与财务资料惊人的一致!此路不通!

随后,检查人员试图通过“单位产品电费定额耗用法”,即从企业的用电量推算出真实的生产情况,却发现该公司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为物理掺拌,**年度用电量很少且所耗电力与产品生产无明确的正相关关系!检查人员又试图用“重量法”按照投进多重的料,所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次品、废料总重应该差不多的原理,选择其主要原材料和产成品的称重,发现此路也不通,因为该企业的产成品生产大多为简单的物理掺扮,不产生副产品和下脚料,废品可继续掺拌使用,成品率非常高。从生产量上来寻求突破看来是不行了。

检查人员按照预案,又重点检查了该企业成本核算情况:*9、核对企业账面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情况,发现各产成品成本结转正确,无多转或少转成本现象。第二,准备采取屡试不爽的 “实物盘点”法,抽取主要产成品和存货进行当场盘点。但是当检查人到达仓库后却发现,A公司仓库存货很少,整个仓库只有12吨共240多袋的普通大田肥。会计人员的解释是:肥料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企业大部分产品只在旺季的时候生产,平时生产很少,几乎无库存。虽然检查人员对会计的解释充满疑问,但是却推翻不了他的解释,实物盘点的路子也走不通了。

检查人员随即又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产品销售合同或代理合同,以全面了解A公司的销售对象,但企业会计辩称:公司生产的生物复合肥质量高,常常供不应求,同时,产品主要销售对象为广大农户和个体批发商,从来都是现货交易没有签订过合同;

最后,检查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到A企业的开户银行调取了其银行账户记录情况,经检查A企业银行对账单与银行日记账记录内容基本一致,检查银行账户没有发现有用的线索,突击检查无获而归,检查陷入了僵局!

2、柳暗花明,发现重要线索

所有常规检查思路和手段都用上了,而且也没有简单的“就账论账”却无所突破。检查人员虽然很失望,但是却没有垂头丧气,反而更加激发了“一查到底”的斗志。经过仔细分析,检查人员做了如下判断:一、**企业会计人员账务造假水平非常高,也花了很多精力,收入计量、成本结转、费用列支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账面上做到了滴水不漏“就账论账”肯定走不通。二、A企业包装物存在疑点:账面和仓库存货反映只有一种50公斤规格,这不符合肥料生产行业情况,A公司应该还有其他规格包装物,从包装物上的调查应该可以获得突破。

有了上面的分析,检查人员再一次到达了A企业。这一次检查人员与总账会计:吕某,现金会计:刘某聊起了天,称其会计核算规范、纳税申报及时,检查未发现重大问题,可以初步结案了。

吕某听后非常高兴,与检查人员侃侃而谈。在聊天中,检查人员装作无意识的询问了其产品之一水稻育秧肥的规格、重量及销量。吕某以为我们对该产品的销量和销路感兴趣,连忙解释:企业生产的水稻育秧肥很少,只在每年7月份下旬才生产,而且每袋只有10公斤,虽然销售不错但是销量很少,也没有库存。另外公司所有产品的包装都是从总公司购进,用总公司的品牌,经营情况要对总公司负责,所以不会出现隐瞒产量和销量的问题。

和吕某闲聊到此,检查人员心里已经有了底:该公司所有产品并不是账面登记50公斤这一种,并且包装都从总公司购进,从包装袋入手,一定可以获得突破!

3、外调检查,包装物中藏“猫腻”

面对上述情况,为取得案件突破,经市局领导批准,检查人员到**公司的总公司-江苏省x肥料生产公司进行了外调。经外调得知,**公司只是挂名江苏省**生产公司作为其在**市设立的分公司,实际情况是**公司只是购买了总公司5年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工艺专利权,除包装物外,**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受总公司的限制。所以,总公司没有**公司的生产销售资料,但是有完整的包装物购买资料。

检查人员随即复印了相关资料,经过分类统计,统计出A公司2008年度共购买10公斤、25公斤、50公斤三种规格的包装袋5万条、8.9万条、9.5万条,如果这些包装袋全部都用于生产并销售的话,按平均每吨1300元/吨的价格,销售收入就可能达到1000余万元,这与企业账面反映的数字相差甚远。初步判断A公司应该有近700万余元的收入未入账。检查人员随即针对这一情况,约谈了吕某要求其解释此问题,吕某承认购买了外调包装袋数量,但是却拒不承认全部都用于了生产,其辩称:因仓库年久失修,购进的包装袋很多发生了污渍和毁损,这部分包装袋无法利用都卖给了附近农户作储物袋使用。但检查人员坚信自己的判断,“包装物”肯定藏有“猫腻”。

4、深挖疑点,银行记录露马脚

账外隐瞒的销售收入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检查人员进行了判断:如果所购买的包装物全部用于了生产,那

以上就是关于广州会计培训班哪个好的详细介绍,更多与会计培训有关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数豆子。